自从今年2月份以来,许多消费者对百事饮料新年期间的“百事乐元”活动进行了投诉。众多消费者获得了元的现金奖励,但是原本截止到1月31日到账的现金,迟迟没有到账。百事可乐早在40年前便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如今和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分庭抗礼。天气渐渐变热,冰凉的碳酸饮料又将成为冰箱的常客。除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还有芬达、雪碧、七喜.......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也都是碳酸饮料江湖的一份子。如今的快乐肥宅水,其实它的诞生非常偶然,最初作为药品使用,二氧化碳带来的清爽让它风靡全球。目前碳酸饮料的品牌数不胜数,也因存在健康隐患而被一部分消费者克制地饮用,市场一片红海且危机四伏,面临着不得不升级转型的局面,即使是百事可乐、可口可乐,日子也并不好过。图片来源:百事中国官方微博
中国碳酸饮料市场演变史:从民族品牌百花齐放到两外资巨头分庭抗礼
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JosephPriestley)被认为是碳酸饮料的发明者,早在18世纪70年代他便发现放在啤酒发酵桶上的碗里的水有令人愉快的味道。年,他改进了人工气泡水的生产过程,并发表论文解释如何制作碳酸水。年,第一瓶可口可乐诞生;年,第一瓶百事可乐出现。从民国初年开始,中国各汽水厂也相继成立。年,可口可乐初入中国市场,它曾是溥仪大婚时候的饮品,也邀请阮玲玉作为代言人。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已成为可口可乐最大的海外市场。新中国成立后,可口可乐暂时退出中国市场,本土可乐迎来了发展时机。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进口品牌饮料进入中国市场。然而,那个时期本土汽水的生产线依靠引进,在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方面也很落后。而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在国内的发展十分迅速,年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总产量已超过国产同类饮料的一倍多。国产品牌市场份额急速下降,以上海正广和汽水厂为例,年市场占有率62.5%,到年已下降到23.1%。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本土汽水品牌发起了反击,向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宣战,以北京北冰洋、上海正广和、沈阳八王寺、天津山海关、武汉二厂、重庆天府、青岛崂山、广州亚洲这八大汽水厂为主。不过后来,八大汽水厂中的七家分别与两大可乐合资合作,只有上海正广和因为股权没有及时厘清,未被“洋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国产可乐逐渐淡出大众视野。不过,后来除了正广和以外,其他7家陆续从年开始复产。随着国潮崛起,国产饮料也迎来发展的好时机。美团数据显示,以北冰洋、冰峰等为主的国潮饮料,年上半年销量对比年同期增长%以上,年7月销量同比年同期增长%以上。大窑年销售额达到30亿元;冰峰冲刺IPO、年实现营收3.32亿元;北冰洋年前5个月实现了7.5亿左右的销售额;武汉二厂在年销售额达到了3亿元左右;天府可乐年总营收为.87万元,年1-5月营收为.55万元;广州亚洲汽水如今属于广州轻工集团旗下,现已覆盖盖10万家以上终端零售店。图片来源:图虫创意不过,并非所有的老汽水品牌都获得好的增长。《消费者报道》发现,八王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