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密码》的情节比较复杂,虽然我没有看太懂,但影片中包含的历史知识,宗教文化和密码设置,使我体会颇深。影片从卢浮宫博物馆馆长被人杀害开始,以哈佛大学的符号专家罗伯和警察局密码破译专家苏菲寻找圣杯为主线,最后以发现锡安会隐藏多年的秘密结束。
影片开始,卢浮宫博物馆馆长(即锡安会盟主)被杀,符号专家罗伯被请来破译馆长生前留下的特殊的符号,此时密码破译专家苏菲来报告她对此数列的破译结果,两人相遇,接着在对一大堆怪异的密码整理过程中,发现了隐藏在达芬奇艺术作品中的一连串线索。
在罗伯和苏菲寻找圣杯的“旅途”当中,每一个细节都让我震惊密码学的强大。锡安会的会员运用密码将耶稣是人不是神这个秘密隐藏了上千年。在影片当中,死去的馆长留下一句话,但并不是表面看上去的“严峻的魔*,跛脚的圣人”的意思,馆长采用古典密码中替换,移位的原理,将不同单词中的字母组合在一起,成为变位字谜,告诉罗伯和苏菲线索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同时在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幅画前,也运用同样的密码学原理,提示下一个线索。
馆长将带有地址信息和雷射读取点的钥匙留给苏菲,指引她们继续前进。在银行当中,苏菲用馆长身边留下的那串斐波那契数列,打开了馆长在银行的账户,拿到了带有玫瑰标志的拱心石,里面是用来储存秘密文件的藏密筒。藏密桶的破解需要用5个转盘拼出密码,每个转盘有26个字母,结果一共有1,万个可能。在李伊门口时,李伊询问罗伯问题,这也是古典密码时期中的一种密码方式,只有正确回答所有问题,才能够让主人打开大门。影片中还以玫瑰线和玫瑰标志为线索,这也相当于是一种密码,罗伯在女性神圣的标志一书中找到答案,从而找到耶稣妻子的石棺。虽然我现在不太了解密码学,到在几百年前的当时,人们都能够设计出如此难以破解的密码,足以想象密码从古至今在人类日常生活当中的重要性。
同时影片中的宗教文化也让我有所思考,影片并没有揭示西方宗教耶稣是否的确存在,耶稣妻子与苏菲统鉴定这一环节也没有继续开展,这无疑是给观众留下了一个想象空间,就像罗伯最后说的那一句:关键在于你内心信不信,而不用管耶稣是人还是神。锡安会的会员们之所以会宁愿付出生命,也要保守这个秘密,他们害怕会给所有信仰耶稣的人带来前所未有的空虚和精神危机。影片中也批判了用信仰来获取权利的暴行和对信仰的偏执这一现象。不管耶稣是人还是神,他给大多数人带去了信仰,就像罗伯7岁掉进井中一样,他坚信耶稣与他同在,坚信自己不会死。尽管我对宗教是一无所知,但我明白信仰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自己给予自己的支持,是一种精神的永存,因此当信仰掌握在自己手中握紧拳头,感谢那些力量,就是一种潜意识的坚持以及抗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