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说起饮料,大部分人可能脱口而出的就是什么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雪碧、芬达一类。且大部分是国外的牌子,在这个炎炎夏日,吹着空调,开一瓶冰汽水,躺在家里看电视,这恐怕是大部分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而当你拿起那些国外饮料的时候,你是否有那么一瞬间想到,要是咱们中国的饮料能像它们一样风靡全球,那该是怎样的光景?
不过,你还别说,在上世纪的90年代,就有这么一个牌子。
或许你不记得,但问一下你身边年长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想必他们还记得,那个曾经只要好好的营销,说不定可以赶超可口可乐的牌子——健力宝。
偶然的诞生
年,一个商业*才,因为偶然的机会在广州出差时喝到了一瓶可口可乐。碳酸饮料的刺激感瞬间激活了他的大脑,使他精力充沛,欲罢不能。可他并没有像别人一样,一而再再而三的去购买,反而觉得这样受欢迎的东西别人能做出来,那我们为什么不能?
于是他联系到了广州的一个科研研究所,因为他是喝完可口可乐之后感觉全身兴奋,他就想能不能也研究出来一个可以使人感到兴奋,刺激人大脑神经的饮料。
后来双方达成协议,经过夜以继日的研究,终于创造出了一种提神的饮料。
奥运会的宣传
这个商业*才想到,既然是提神的饮料,那么就没有除了运动员之外的更好的人,来帮他宣传这个饮料了。
当时正好赶上年洛杉矶奥运会,在奥运会开始之初,双方以20万的价格达成了此次协议,也在协议中把这个饮料命名为健力宝。
那一年是传奇的一年,许海峰、李宁获得金牌,中国女排连续三次夺得金牌,这在世界上更是令人惊叹,被媒体称为“中国魔女”。也是在那一年,健力宝因此被成功地推向了众人的视野,年,健力宝年销售额达到万元,第二年达到万元,第三年翻了一番,达到1.3亿元。
不得不说这一番操作,真的是出神入化,天时地利人和,但凡有一个环节没扣到,都不会有他当时的成就。
独一无二的外包装
当时基本上所有的饮料外包装都是塑料,也有几款是用的纸,然后这个商业*才就想到了更加高端的外包装。
用易拉罐外包装,既体现出了独一无二、高端大气上档次,还体现了其中的精致和分量感,在一排排塑料瓶装的饮料柜中,只有健力宝是易拉罐包装,显得多么的独一无二,让人看见了都忍不住凑上去,甚至上手去体验一把。
销售的顶峰
说了这么久,大家想必还不知道这个商业*才是谁吧,他叫李经纬,在随后的15年中,他通过一个人的努力带富了一座城,他整个人的命运和人生也和这款饮料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后面他推出拉环抽奖活动,刺激了大家的消费和好奇心,所属销量一骑绝尘,他本人也宣称在其中投入了几百万,且每年只增不涨。年,38层高的广州健力宝大厦落成,李经纬按计划把公司总部迁到了广州。这时的健力宝达到了历史的鼎峰,当年集团的销售额突破了50亿元大关。
会卖东西,不代表会做人
李经纬最大的失败可能就是在产品做大之后,不断的有人加入进来,而习惯了单打独斗的他,根本听不进别人的劝告,最终落得惨淡收场。
大家都知道,当一个人将企业做大之后,必定会有外来融资以及其他的合作商来和你合作,形成公司中的大股东、小股东。而这个时候,你不再是一个人做决定,一个人掌管全部公司。你的一言一行都要和他们经过汇报和裁决才能去实施,毕竟人家也是投了钱,公司的生死荣辱也关系到他们能否挣钱。
但是人和人的价值观总是不一样的,在合作中,难免有一些磕磕碰碰,今天股东让了你,明天你依旧强势,股东还得让你;这样反反复复,即便是合作也得是这个让一点儿,那个让一点儿才能皆大欢喜,两方都能接受。一直只有一方去退让,日积月累,必定会心生不满。
但是李经纬不太懂得这个道理,与公司的股东们相处得很不融洽,最终导致资金链破碎,甚至员工的工资都发不了。
惨淡收场
当时他们公司的内部矛盾已经严重到什么程度了呢,资不抵债的时候,李经纬想要用75%的股权资金来收购公司,重新拿回独有权,但是90%的股东都不同意,觉得他这个钱来源不正。
最终还是*府做主,将健力宝拍卖,在买卖协议签订的那天,末路英雄李经纬独自坐在角落里,凝望着天空,长叹了一声。
以戴罪之身,含恨而终
之后的时光里,李经纬已经完全失去了幸运女神的眷顾,先是中风导致瘫痪,只能依靠轮椅。后又因为涉嫌资产转移,成了戴罪之身,最后带着一身的囚服,因病含恨而终。
总结
说他恨,恨什么呢?没有将自己的品牌发扬光大?但这不是因为自己和公司内部矛盾所导致的吗?当时的他离辉煌只差临门一脚,但凡多一点会处理人际关系,也不会有当时的局面。
你说他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不聪明;人家又实打实的创造了一个商业帝国出来,所以说人无完人,老天给了他一副经济头脑,却没有给他处理人际关系的悟性和本领。
不过这仅限于公司内部,毕竟李宁自从在奥运会上的合作之后就和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葬礼也来参加过,还说是最好的朋友。
李经纬曾经说他死了比活着舒服,大概也是因为活着要对自己梦想破碎的事实,不如一了百了,因为死人也想不了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