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宅家才知可乐贵硬通货可口可乐财报亮眼 [复制链接]

1#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www.zhuedu.net/bdffz/bdfyl/

来源:上海证券报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升级,包括上海在内的多个城市采取了全域或局部的静态管理。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居家生活,生活物资逐渐减少,平时每罐售价仅在2元左右的可口可乐杀出重围,成为万千居家隔离人士一瓶难求的“神仙水”,囤货攻略中的“硬通货”。


  以可口可乐为代表的传统高糖碳酸饮料被网友戏称为“肥宅快乐水”,因为不够健康,数年来不断被食品行业分析师唱衰。现如今,不只是广大宅家群众把可口可乐投票送上C位。最新出炉的财报显示,可口可乐销量依然保持6%的增长,作为可口可乐公司在华两大装瓶商之一,太古可口可乐去年在中国内地市场的汽水收益更是较上年增长14%。总而言之,可口可乐其实一直都很吃香。


  可口可乐成为最新“硬通货”


  价格翻倍仍难求


  “谁家里还有可乐?太想喝可乐了。”因为封控已宅家一月有余的上海市民小周在小区居民群中发出了这样的求助。他告诉记者,气泡还有高糖带来的感官刺激,容易让人暂时摆脱焦虑情绪。


  想喝可乐,时下已成为相当一部分被封控在家中的上海市民的心愿。甚至在邻居间以物易物场景中,可乐饮料也成为了“硬通货”。不少小区团购群甚至为了可乐属不属必需品,能否纳入社区团购名录争论不休。有一部分小区团长最终顺从民意,发起了可乐团购,让团员成为手持“硬通货”的赢家。部分上海市民甚至还将这种意念传递给了尚有囤货自由的北京市民。北京市民小陈告诉记者,近日向上海的朋友讨教囤货经验,朋友们不约而同地说要囤可乐,而且品牌要认准可口可乐。


  随着口口相传的推荐以及网络造梗,被点燃的市场热情很快让可口可乐在上海地区身价倍增。


  购买过溢价可乐的上海市民张小姐告诉记者,为了保持身材,平时已经很久不喝可乐这类高糖碳酸饮料了。但在家呆久了,没有什么零食吃,就变得特别想喝可乐,甚至不惜高价获取。她通过跑腿代买可乐,一箱24瓶装ML规格的可口可乐报价竟达到了元。而平时在电商平台的这样一箱可乐的售价通常不超过60元。


  4月26日,记者搜索饿了么平台亦发现,百胜全球餐饮集团旗下的快餐品牌塔可钟某上海门店,其公开销售的24瓶ML规格的百事可乐售价也达到了元,价格较电商价也翻了倍。


  一季报亮眼


  旗舰产品可口可乐销量保持高增长


  可口可乐公司4月25日发布了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可口可乐公司第一季度营收.91亿美元,同比增长16%,超出市场预期的98.3亿美元。净利润为27.93亿美元,同比增长24%。销量方面,(涵盖旗下全部品类饮料)全球单箱销量同比增长8%;亚太市场单箱销量同比增长4%。其中,旗舰品牌可口可乐年一季度销量增长了6%,无糖可口可乐则增长了14%。花旗为此上调对可口可乐公司的股价预期。


  记者还查阅了可口可乐公司在华重要装瓶商太古可口可乐(太古股份公司)的财报。太古股份公司年财报显示,其中饮料业务收入主要由太古可口可乐贡献。收益总额(包括一家合资公司的收益总额及撇除对其他装瓶公司的销量)增加20%,达到.69亿港元。年,太古可口可乐整体销量增加8%至18.9亿标箱。在内地,其汽水(包括可口可乐、雪碧、芬达等品牌)品类收益增长14%。


  从生厂商自己发布的信息不难看出,传统汽水饮料依然受欢迎。或许有基数的原因,或许是潮流的变化,无糖可口可乐、其他品类销量增长速度确实比原味可口可乐更快一些。


  抓住新世代的心


  可口可乐公司此次一季报还披露了一个有趣的情况,有一个产品或许比可口可乐更受中国消费者的喜欢。营养饮品、果汁、乳制品和植物基饮料品类的全球单箱销量实现了12%的增长后,可口可乐公司着重强调了主要受到中国市场的美汁源果粒橙及其他品牌的增长推动。


  近年来,可口可乐公司针对中国市场尤其是年轻一代可谓下足了功夫。不断升级可口可乐的外包装,例如刷屏社交平台的“星河漫步”;改变了雪碧几十年如一日的包装并推出无糖雪碧;同时加入了日式柠檬气泡酒、硬苏打气泡酒以及低温奶赛道。


  “在年的时候,有很多人包括食品产业内的人士在唱衰可口可乐为代表的传统碳酸饮料。没错,从某种程度而言,减少饮用高糖碳酸饮料是趋势。但是这些人忽略了对新生代消费者的研究。”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其多年来对消费心理的研究,在新生代消费者的童年,其家长往往出于健康等因素的考虑限制其过多饮用碳酸饮料。当新生代具备消费能力后,就出现了报复性消费。事实上,就在碳酸饮料被唱衰的第二年即年,中国市场整个碳酸饮料品类进入高速增长期。未来,随着新生代消费者的人口红利不断叠加,整个碳酸饮料品类的盘子还会越来越大。


  朱丹蓬还表示,任何快消品企业都需要贴近新生代、满足新生代乃至讨好新生代。对于新生代而言,颜值管理、体重管理、大健康管理、营养管理已贯穿于他们日常的消费中,未来低卡低脂产品将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