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申明:本文为宝石猎人麦客原创,欢迎兄弟姐妹们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请事先联系麦客获得授权,谢谢!
上次猎人和大家分析过石榴石中的潜力股,其中芬达石榴石(锰铝榴石)是潜力股之一,价格看高向*蓝宝。最好的芬达产自纳米比亚,但是咱中国也有顶级的芬达,今天猎人就带大家去实地探一探!
大家先了解下大概念:
中国东南至东北沿海身处亚欧大陆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线,在侏罗纪以来的各个地质造山运动中备受摧残,两大板块激烈摩擦碰撞、挤压拉伸,导致岩浆活跃、喷涌肆虐,冷却后形成花岗岩山脉,在花岗岩的晶洞中有很多伟晶花岗岩矿物,如水晶、长石、云母之类,又因各地特色矿物质不同,各地又各有独特矿物晶体产出,比如山东日照的紫水晶、菱沸石、绿帘石;福建福州霓石、钠铁闪石;福建漳州锰铝榴石、托帕、萤石等。
其中,福建漳州自古出产水晶,最早是国家设水晶站收购水晶,改革开放后无处不在的江苏东海人来了。那时候最好的水晶是磨镜片用的,所以包裹或者共生锰铝榴石的水晶会被当作废品处理,直到后来知道了锰铝榴石比水晶贵重,才开始重点开采石榴石。这样的故事我听到太多了,无数感慨。。。经过近百年的开采,矿工从最鼎盛时期的五六十户到今天仅剩一户。
福建沿海花岗岩分布
漳州是我长长的宝石产地名单之一,在今年的国庆终于得偿所愿。
下面列位随我来:
去目的地的路上,古老的围屋村寨,一面依山三面环水,只有小桥连结世外,易守难攻。福建多土楼围屋,多见各种*事防御措施,闽南自古倭寇严重同时此处匪多。
站在这样的角度俯视村寨,真感觉自己像古代窥视劫掠的土匪
山上远远近近的速生人工林,远看就像细细的葱,走近了原来是桉树:
山路盘旋,天高云淡:
矿区附近的村子:
矿区主要有三个采矿点,其中3号采点距离公路太远,而且没有任何路进入,所以只能放弃。我的目标是1号和2号。
1号采点从地图上看着比2号更新鲜,对我的吸引力更大,所以我们首先计划进攻1号采点。路线就是山谷花岗岩乱石:
红圈中的石头是个我根本没想到的庞然大物,这些乱石体量巨大到悲剧,这是后话了。
9点半离开公路,爷俩开始进发。
这一带山民种植着各种果树,枇杷特别多,和杭州不一样,漳州枇杷居然在十月就开始开花。据说到2月过年前后果实成熟,真是没想到,以前还一直以为福建早熟枇杷是大棚催熟的。
山地枇杷林中小路一直延伸到一条溪边,再也没有了路的模样。溪宽一跨有余,只能趟水而过。
到了地图上的乱石滩:
圈中巨石即为前面路线图中石头。
原来以为可以踩着乱石轻易到达1号采矿点,却没料到是这样巨型乱石,还有地图中根本看不到的溪水。特别是前几日的台风大雨,使得溪流水量激增。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这块巨石拦住去路,想从巨石底下钻过去也不可能,水深不测且水流湍急。
只能从左边迂回。
绕过拦路虎,远远就看到一个风化的晶洞高悬在一块耸立的花岗岩巨石上:
再近些:
跨过去吗,别想了:
这里一失足绝对后悔莫及
只能边上小心摸索着过去:
走着走着,发现一个小裂隙,其中晶体还没有风化,一颗聚型的锰铝榴石和一窝小水晶:
留影纪念,掠过不表。
继续前进:
下到一个巨石垒成的黝黑洞中,无意间抬头影影绰绰似乎一个长长的晶洞,拿手机手电一照,原来是个水晶晶洞,可惜没有一颗芬达:
脚步不停,继续手脚并用前进,跃过一个危险的水湾,上到一个高处眺望,又是一处绝境:
前面无法通过,只能另辟蹊径,可是没有开山刀,只能在灌木细竹的丛林中徒手开路、狗爬钻行:
原先地图上浅浅的绿色全化作一人多高密密实实的丛林,勉强一段之后,实在无法继续。找到了一处塌陷的石洞,看着似乎有路,于是寻了比较粗的两股老藤做绳索,慢慢顺藤而下:
下到洞里左转右转,脚下厚厚软软的青苔,洞里阴暗潮湿,我不由想起了魔戒中的场景,不知道小牛这时心里会想些什么,看着他的不动声色的模样,似乎状态还是不错。
这时已快下午12点,正是午餐时间,爷俩爬上一个开阔的平台用餐:
吃完歇息一会,继续找路。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眼见雾丝毫未散,反而越来越大,空气好像能拧出水来。山谷斜坡杂树丛生、影影绰绰。小牛忽然说,老爸,雾来了!一股浓雾随着山风飘飘荡荡着过来,好像要把人吞没。。
又一会儿,小牛突然惊叫了起来,老爸,下雨了!
我知道他心里一定有了担心计较。
伸手一探,是雨不假,雾中小雨丝丝牛毛一样扎在花岗岩上,钻进脚底的石头不见了。
看看时间已经1点半点了,我盘算了一下回程时间。安慰说,小子没事,老爸翻到上面探路,要是情况不好,我们就撤,怎么样?
爬到高处,我心里知道采矿点已经不远了,甚至近在咫尺,但是大石头和浓雾遮住了视线,前面什么都看不到:
再这么摸下去可能会有危险,可是芬达的诱惑实在是大,前进还是后退?
故事还没有完。。。
作者:宝石猎人麦客
想聊宝石,请找宝石猎人麦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