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物道看懂他的画,比破解ldquo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看白癜风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今夜》林若熹cm×cm纸本年

林若熹的“达芬奇密码”

物道

在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宇航员穿越“虫洞”,拯救人类……曾几何时,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违背常理的迷信。然而,人类认知的进步,往往基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只有打开自己的心灵,我们才能通往更深的境界——正如我们看林若熹国画中的“五维宇宙”一样。

看到这幅画的时候,我脱口而出:“这只小鸟怎么了?”画中有一只白鸟,身上被一笔刷过,羽毛模糊了,像是刚冲出一片浓稠的雾。它飞过一片深蓝,越过一丛繁华而静谧的洁白花丛,朝另一侧的明亮世界飞去。我被这幅画说不明道不清的意境打动了,但始终看不懂它真正的意味。

?《舞者》林若熹37x40cm纸本年

这位国画家为我们上了一堂物理课

当我们向国画家林若熹问起这幅“难懂的画”的时候,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他和我们坐下,开始聊起了霍金的“虫洞”理论、时间旅行……“世界不只有四维空间,还有第五维、第六维……而时间像一条河流,有可能流向过去。”我们惊讶不已,这和他的画有什么关系呢?

林若熹笑着说:“在我的画当中,有一个和常人不同的宇宙。我天马行空地想象,最后我用理性的思考,用严谨的一笔一画去再现这种想象。”

▲物道专访林若熹老师

我们想起一幅名为《松亭》的巨幅白描画。院中的松树呈直角状横向生长;亭院的地板,像墙壁一样竖了起来──地砖缝隙间生长而出的苔藓小花历历在目。平常的世界,在林若熹的笔下被重建了,你很难用常规的视觉经验去理解它;但画中的细节却又无比地贴近生活,毫不抽象。裂开的松树皮、细长的松针、圆形的石凳、一砖一瓦的纹理,都是我们平常见到的样子。

白描·松亭丨呈直角生长的松树,伫立而起的地面。砖瓦间的青苔小花如同在墙上生长。

?《松亭》细长的松针(局部)

?《松亭》墙院的地板和裂开的松树皮(局部)

?《松亭》林若熹93×cm纸本-年(全景)

没骨·青龙丨夜色下,在山脉和深海般的花田上空,升腾起红、青、白的混沌,犹如飞龙在天。

?《青龙》林若熹X65cm-纸本年

林若熹年轻时读过大量的数学、哲学书籍。他对时空、对逻辑的奇思妙想,消无声息地融入了他的国画中。在他的《红椿春雪》中,近处的椿树林在地平线慢慢消失,远处的田垄却在天际出现,缭绕的云雾模糊了远与近、虚与实……看着这幅画,我们如同掉入一个梦,对眼前的一切有着隐约的惊奇,却察觉不到任何违反常理之处。

工笔·红椿春雪丨“世界有很多规律是看不见的,但是它确实存在。”林若熹用画笔画了出他心中的“存在”。

?《红椿春雪》林若熹cm×cm纸本年

?《红椿春雪》林若熹cm×cm纸本年(局部)

工笔·湖蓝丨聚拢如同绣球的荷叶丛,幽蓝的湖上炫色横亘。林若熹把传统国画的笔墨线条运用得柔韧、自如,但在构图和用色上,他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路子。

▲《湖蓝》林若熹29×29cm纸本年

用你的想象力,解开画中密码

从这些画中似有若无的意境中走出来,那些行云流水般的线条、夺目的色泽重新抓住了我们的眼球。每一个点、每一根线,纷繁复杂,却又像按着某种自然规律一样,构成一个个有致的画面,像一张抛开的网,精准却又不受束缚。浓重的泼墨和明丽的颜色相互角力着,又融合着。

白描·天鹅丨行云流水的线条勾勒出优雅的天鹅。水的倒影以流动的墨色衬托而出。

?《天鹅》林若熹28×28cm纸本年

?《天鹅》林若熹xcm纸本年

工笔·蝶蝶丨戴着头巾、穿着裙子跳舞的蝴蝶姑娘,在丛中翩翩起舞。

?《蝶蝶》林若熹37X39cm纸本年(局部)

?《蝶蝶》林若熹37X39cm纸本年

工笔·罂粟花丨红的罂粟、蓝的叶、青的茎、橙的沼泽。一只淡淡的鸟雀笔直掠过,如同身经繁华,却不发一语的隐士。

?《罂粟花》林若熹29cm×29cm绢本年

传统的线条和大胆的构图用色,超越常识的时空和贴近生活的细节,这些矛盾的两端同时置身在林若熹的画中。有人为此惊奇、激赏,但更多人认为理解不了。

对此,林若熹用听音乐做比喻。“当听一首歌的时候,我们会幻想、会在旋律中寻找共鸣;但当看这些画的时候,他们却把想象的大门关上了,所以才以为自己‘看不懂’。”

写意·回响丨站在画面前,聆听世界与内心的回响。

▲《回响》林若熹×96cm纸本年

工笔·冷放丨冷香绽放,宇宙深蓝。

?《冷放》林若熹X69cm纸本年(局部)

?《冷放》林若熹X69cm纸本年

我忽然想起那一幅曾经“看不懂的”飞鸟。白鸟仿佛从另一个时空穿越而来,深蓝是夜晚,明*是白昼,花朵与花苞连接了昼夜……当抛弃常识,打开想象之门后,我才“看见”了、走进了林若熹笔下的宇宙。“我们看不见、感受不到四维世界以外的异度空间,但是它是存在的——我用画笔画出来,而你们用心看出来。”他说。我想,这就是打开林若熹“达芬奇密码”的钥匙。

▲《忘香》林若熹34cm×cm纸本年(局部)

文字为物道原创,图片由「天泰美术馆」授权提供,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走进物道生活的神奇小宇宙,实现你对美好生活的所有想象』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