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资收购乳制品饮料品牌Fairlife, [复制链接]

1#

近日,巴菲特最中意的可口可乐(KO.US)宣布已收购乳制品饮料生产商Fairlife剩余所有股份。此前,可口可乐通过合资公司SelectMilkProducers持有Fairlife42.5%的股权,但公司并未对外公开收购涉及金额。

Fairlife于年成立,总部位于芝加哥,品牌主要生产乳制品饮料产品,包括调味乳FairlifeYUP!、超滤乳制品Fairlife及高蛋白奶昔COREPower等。年,可口可乐只与SelectDairyProducers合伙透过旗下的瓶装网络及美汁源分销网络销售AthletesHoneyMilk(COREPower前身)。

一来二去之下,大概可口可乐亦被Fairlife的产品力所吸引,于是年开年初便顺便将其拿下,进一步丰富自己的产品矩阵。收购完成后,Fairlife将继续作为一家独立的公司运营。

根据Nielsen统计,Fairlife去年零售额超过5亿美元。公司在密歇根及德克萨斯拥有两处工厂,还有一处位于亚利桑那州的工厂则仍在建设当中。

可口可乐北美区主席JimDinkins表示,收购Fairlife表明致力丰富其产品组合,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饮料品牌。公司未来将利用其现有的资源及专业技能,更好地打造fairlife品牌。分析指,可口可乐此次完成对Fairlife的全资收购,亦表明尽管市场不算太景气,乳制品仍为公司在二氧化碳软饮之外的重要发展领域。

公司股价方面,去年12月27日,公司才创下了55.4美元的历史新高。截至昨日收盘,公司股价报55.34美元,小幅上涨1.82%,最新市值为.62亿美元。去年年初至今,公司股价涨幅为18.8%。该涨幅虽说不上大,但回顾近十年,其股价总体稳定向上,十年间由12.8美元增至当前的55.34美元,涨幅为.34%。

巴菲特果然还是没有爱错。

(图源:同花顺)

去年前三季净利增24%

年12月9日,可口可乐宣布公司上市达周年。关于投资可口可乐,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

年,公司上市时,价格为40美元左右。一年后,股价跌剩19美元。之后又是瓶装问题,糖料涨价等等。若干年后,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核武器竞赛等等利空消息接踵而至——但如果有智者在年用40美元买入一股可口可乐,然后用获得的红利继续买入可口可乐,最初价值40美元的股票将会变成万美元。

当然这个世界不存在可以看穿年历史的智者,即使有他也犯不着买股票。但这个例子正说明了过往年来,可口可乐经营持续增长稳定得可怕。

去年截至9月27日前三季度,公司经营分部分为全球企业、瓶装投资、欧洲、中东及非洲、拉丁美洲、北美、亚太地区六大分部。其中,全球企业为去年1月份完成对Costa(全球第二大咖啡连锁品牌)后新设立的分部。除Costa外,该分部还包括了innocent及doadan品牌业绩及根据与MonsterBeverageCorporation订立的分销合作协议取得的有关费用收入。

具体而言,瓶装投资分部及其他成品销售业务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向批发商、零售商或分销商、瓶装合作伙伴(合作伙伴再向零售商分销)销售含汽软饮及其他饮料(如果汁、运动运料、茶咖啡)等;另一种则是在美国生产汽水糖浆,再将其售予餐厅及便利店,最后餐厅及便利店以该糖浆即场制作汽水,或售予经授权的批发商及瓶装合作伙伴再进行转售。

行业传说中可口可乐的“神秘配方”亦即指其生产的汽水糖浆浓缩液。

因为以上经营模式,公司统计其销量时,会有两种统计口径,一种是按成品单位箱量(unitcasevolume)计算,另一种则是按浓缩液销量计算。

正式通过销售浓缩液的模式,可口可乐实现了轻资产经营,并得以建立遍布全球的网络覆盖并迅速扩大生产规模。而即使是成品销售经营模式,虽然可口可乐有自己瓶装厂,但实际上其生产线下游还有数百家非公司所有、控股的独立瓶装厂,确保公司汽水产品可在轻资产模式下生产并销往全球各地。

去年第三季,若不计新设立的全球企业分部(因有Costa并入影响),公司所有经营分部营收均同比有所增加。其中,瓶装投资增量最多,营收自15.52亿美元增至16.81亿美元,但该部分业务产生的经营利润较低,仅有万美元。单季公司录得总营收95.07亿美元,同比增长8%。

(图源:公司季报)

以销量计算并计入收购及资产剥离的影响,公司全球第三季及前三季度成品销量均增长2%,浓缩液销售第三季则下降1%(受拉美市场下滑较大影响),而前三季累计销量则仍增加2%。

(图源:公司季报)

利润方面,前三季公司取得营收.98亿美元,同比增加6.43%;毛利.45亿美元,同比增加3.73%;经营利润为76.39亿美元,同比增加6.99%。费用方面,营业费用合计95.06亿美元,同比增加1.25%。

(图源:同花顺iFinD)

可口可乐的赚钱秘诀

有关“快乐肥宅水”可口可乐过去百年经营长盛不衰的原因,外界分析得出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其成熟品牌的建立(如传闻中“神秘配方”、巴菲特等名人身体力行的代言),上文提到轻资产生产模式(大部分收入来自浓缩糖浆,可保证在大规模生产的情况保持质量标准化、运输及分销简单化,及最终毛利率较直接生产成品毛利率更高)。

另外,可口可乐因为规模生产而引致较低的产品价格(即外界所认为“不涨价”的可口可乐)实际上亦为行业设立了极高的准入门槛——行业长期以来只有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家企业进行竞争。其他饮料厂商在生产规模无法达到上述两家企业的情况下若要以相若价格进入该市场竞争近乎不可能。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便是可口可乐多元化经营的策略。去年前三季度,公司因收购及资产剥离产生收入同比增速为6%,有力支撑公司的营收增长。

(图源:公司季报)

年,可口可乐宣布转型为全品类饮料公司,拓展产品组合,以维持公司的持续增长。之后,公司陆续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及需求开发并推出低糖、无糖及新型饮料,在原有20多个十亿美元品牌的基础上,建立更多能产生更多盈利的品牌。

在公司多元化策略之下,当年度其零糖可口可乐零售额增长13%;升级版芬达从年初到11月份增长了8%。除可乐之外,公司还推丰富其天然、精品、有机和高端的含气饮料类别产品组合,推出如英国怡泉苏打水、气泡果汁饮料Appletiser、Vio牛奶汽水和美国饮料品牌BlueSky等产品。

年,公司宣布收购全球第二大咖啡连锁COSTA,扩大其现有的咖啡产品组合,其全品类饮品中亦新增了“热饮”选项。COSTA的经营网络遍布欧洲、亚太、中东和非洲,其品牌较为成熟,算得上是公司在“热饮”领域的最佳收购选择。而可口可乐在去年将其纳入单独列入全球企业经营分部,亦足见公司对其重视。

进入年,公司再将乳制品饮料生产商Fairlife全数收归帐下。截至目前为止,可口可乐的产品矩阵实际上早已不止“快乐肥宅水”,全球范围内,公司在售品牌多个品牌,旗下饮料产品数量则有多种。

截至去年第三季,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仍持有可口可乐9.35%的股份,按市值论,排名其所有持仓个股第三——足见“股神”对其钟爱。

(图源:WhaleWisdom)

在“全品类饮品”策略下,可口可乐未来或仍将维持其过去年来的稳定增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