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讲一万次不要多吃糖的大道理,都不如带孩子 [复制链接]

1#
慢成长

两个海归硕士妈妈、儿童心理咨询师,用好文、好物、好方法,一起让育儿更轻松

后台回复“磨耳朵”,免费领原版英语动画!

前阵子带小叶子去补了牙,其实每天都按时刷牙啊,但架不住太多甜食的诱惑……

尤其是,只要爷爷带出去玩,各种冰淇淋饮料,只要孙女撒撒娇发发小脾气,他就容易立场不坚定

有次和小叶子同学家长聊天,她说为了不让孩子吃零食,不得不撒谎骗孩子说,冰淇淋、巧克力、饮料这些东西要么很难吃、要么有*。

但这种方法无疑是有风险的:随便哪天吃到,家长的信誉就没了;靠说教、给孩子分析利害关系?对不起,娃基本不吃这一套

最好的方法,肯定是孩子自己能意识到:不能吃、不能多吃啊!

不过,这挺难的,甜食多好吃啊,我也总是忍不住呢……

万万没想到,这次带小叶子出来旅行前,我陪她上的一节实验课“甜甜的饮料能不能多喝”,起了效果!

——瞧,在巴黎时,面对这么大的诱惑,小叶子竟然主动说,只喝一点点!

此举看傻了花时间,现场的老母亲我本人,也很激动啊

——哈哈,这个超棒的实验课,来自“Dr.赛先生”。

年初我分享过Dr.赛先生“食物的消化过程”:

小叶子通过做实验,明白了在“胃酸”作用下,食物慢慢溶解就叫做“消化”,而且闻一闻,啊!腐蚀的食物很酸臭!

这次上课,依然很惊喜:收到了这么一大包材料!

再加上自己准备的白醋、可乐(有糖版)、盐、水,来喽,上课!

有4个来自天南地北的小伙伴一起在线,小叶子开心地和老师打了招呼:

课程由一个动画短片开始:原来,有两个小朋友误闯进了“魔法汽水工厂”,又偷喝了饮料,被抓起来了!

“咱们必须做出新饮料,才能解救两个小朋友哦!”老师发布了任务,“你们愿意完成任务,来帮助他们吗?”

“愿意!”

跟着就要进行实验了!老师让孩子们把材料包里的葡萄糖粉末、小苏打分别倒进瓶子里,每一种材料的添加,都会让孩子观察水有什么变化:

然后缓缓倒入醋!哇哦,有气泡!

实验的过程,让孩子真切的知道了,二氧化碳是什么形态、各种原材料能引起什么反应。

这时老师问孩子们:你们喝过什么饮料啊?喝过都有什么感觉呢?

有的说冰冰凉凉、有的说会打嗝、有的说甜甜的……

Bingo!那你们知道吗?有的饮料里啊,糖特别多,小朋友吃了会蛀牙呢!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的糖究竟有多少?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老师让孩子们在量杯中倒入可乐,再倒上同样多的葡萄糖水,然后拿出试纸测试,试纸的颜色越深,代表糖分越多、越危险哦!

哇,小叶子也迫不及待的做了起来,结果不测不知道,一测吓一跳!

试纸竟然变成深棕色了!原来可乐和葡萄糖水里的糖,有这么夸张!

所以饮料喝多了有这么多的坏处,还能不能多喝呢?

说到这儿时,我听到线上好几个在旁陪上课的老母亲老父亲,都忍不住地嘀咕,追问孩子“快,老师问还能不能多喝、能不能?”

我太明白他们内心的OS,因为我也是如此啊,哈哈,感觉像遇到了救星一样:喂,孩儿,你听到没有?不能多喝!

自己做实验以及线上课的老师说话,的确有魔力,瞧我们家小叶子这手势这表情,sayno的决心也是很大了!

所以小叶子这次在国外还记得这个实验,而且主动提出了少喝,我已经觉得是很大的进步,超级感谢赛先生

话说实验当天,因为原材料是可乐,我这馋瘾都给勾起来了,想着等会试验结束了,能不能让我喝点?

结果……老师让孩子们把可乐瓶口打开,立着平放在盆里,然后让孩子把事先准备好的盐拿出来,往里面倒!

我的可乐啊……

小叶子倒是很兴奋,因为,壮观的一幕出现了,像喷泉一样!

她high到跟着又往里面猛烈加盐,我这可乐,是彻底喝不成了……

不过,以一瓶可乐的代价,她知道了这叫做“盐析现象”,而可乐放盐之所以会有这么个喷泉效果,是因为可乐里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也是值了:)

而我后来为了又解馋又不胖,特意跑出去买了无糖可乐,咕嘟咕嘟灌进肚:

连带着也被实验勾起了好奇心,盒子里还有试纸,我倒要看看,是不是真正的无糖呢?

试纸浸泡了10秒,还是浅绿色,和有糖的深棕色完全不同,哈哈,太有趣了!感觉自己也变身了实验室里的科学家!

这节课让孩子和我都意犹未尽,小叶子直嚷嚷着还要上,我猜,大家也在求同款课程了。

必须有呀:)

而且这个课程已经升级了,新的材料包里,加入了芬达哦!

这样,咱们只需要给孩子准备清水,就好啦!

实验顺序也有调整,比我们当时上的知识点更多

1、饮料吹气球、喷泉实验(让孩子知道饮料里有二氧化碳)

2、色母片吸附(让孩子知道饮料里有色素)

3、测糖(让孩子知道饮料里含有不少糖)

哇!我简直想带娃再上一次!

Dr.S赛先生是一个地道的美国STEM科学教育品牌,由中美联合开发,和咱们之前开团过的LearningResources品牌教具(比如齿轮玩具、磁铁的秘密等)有深度合作。

每次课堂最多1vs6在线、保证每个孩子都能被充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