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青睐代糖产品,健康与美味真能兼得?
打开便利店的冷饮柜,一只手在“肥宅快乐水”和“无糖苏打水”之间犹豫不决。对比了包装背面的热量表后,最终这只手取走了标注着“无糖”的饮料。
这个夏天,“无糖”“代糖”“0热量”成为影响年轻人选购食品时的关键词,市面上出现了以此为招牌的饮料、酸奶、零食等各类产品,给消费者带来了远超以往的更多选择。在科学观念普及的影响下,不少人认识到过多食用糖的危害,比如会导致肥胖、衰老等,无糖产品精准地捕获了年轻人既想健康又舍不得美味的心态。
这届年轻人想“鱼和熊掌兼得”的需求带动了无糖市场的繁荣。但糖真的是洪水猛兽吗?代糖产品真的健康吗?长期食用代糖产品是否会带来副作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恐糖”下万物皆可代糖化
之后她看到“糖”就有一种本能的抗拒,但和小姐妹聚会时怎能没有奶茶?她发现常喝的奶茶店推出了“0糖低卡甜菊糖”“三分甜”等关于调整糖品类和数量的选项,这深得她心。
“白开水是喝不下去的,但身体不允许我再喝甜饮料了。”对于男生樊明来说,打游戏时的“标配”是一瓶甜丝丝的冰汽水或茶饮料,这也是不少网吧里销售量靠前的饮料。后来,他胖了30斤,体检也查出了尿酸偏高。
樊明舍弃不了碳酸汽水那股直冲嗓子眼的刺激感,所以一直在寻找代替品,市面上爆发性出现的各类无糖汽水恰好迎合了他的需求。他说:“味道肯定不如有糖的那么好喝,但也可以接受了。”
无糖并不意味着不甜,而是把各种代糖当作甜味剂来满足口感。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规定,食品中的糖含量少于0.5g/g(固体)或mL(液体),即可标注为“无糖食品”。
以饮料为例,如果想完全追求健康,白水是当之无愧的正确选择,但如果又舍弃不掉甜味的诱惑,带有甜味的无糖饮料成为年轻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过去,无糖饮料只有少数几款,其中某款没有添加糖的茶饮料因口味偏苦而购者寥寥。从去年开始,各类无糖饮料层出不穷,可口可乐公司旗下的“三剑客”可乐、雪碧、芬达均推出了无糖产品,老品牌康师傅推出了无糖冷泡绿茶,元气森林等新兴饮料品牌因为主打无糖而在市场上迅速有了一席之地。
记者在一家便利店做过不完全统计,可供选择的无糖饮料有近10种选择,包括气泡水、茶饮、奶茶、酸奶等,这些产品均在显著位置标注了“0卡”“无糖”等字样,吸引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