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两会"正在召开,有个记者还特意问了关于数据安全的事情。数据在未来就是生产要素,和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
可见非同一般,得慎重对待。
我每天工作就是自动驾驶数据安全,当跟同事谈到地理位置等敏感数据在出和进到不同的终端或云端,都要进行加密和解密时,我突然抖了个机灵。
这跟语言爆发期的小金刚呀呀学语,真是如出一辙。
他讲出来的话,很多我们听不懂,需要仔细品。就彷佛,他说出的话加了一层密码,这个密码你还不知道,更要命的是,如果你不能在第一时间领会他的意思,他还没有耐心,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你怎么就不懂我呢????♂?"
一我在卧室收拾衣柜,小金刚在客厅玩耍,自言自语,一会儿汽,一会儿车,一会儿叔叔(policecar)......他有自己的语言规则,经过观察,总结,解密,我破解了他的一些规则,比如"汽"是电视里的视频动画,其他的好像不配叫做汽吧,在他的认知里。"车"是他所有的汽车玩具,"悍马"指一切越野车,"叔叔"就是警车,公交就是公交......一直沉迷于车,怎么突然我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叫我的名字,"Wanja,wanja,wanja..."鉴于日常陪娃的敏感,我赶紧探头出去,看着他,不作声,他继续不停地重复,感觉快到了"暴躁"的临界点。我半信半疑地赶紧说,"你在叫我?"嘿嘿,果然,一脸坏笑。嘿,你会叫妈妈名字了,不错不错。幸亏反应及时,要不然又是"你怎么不懂我"的撒泼打滚现场版。当然,也可能是我沉浸在"解密"的快乐中。他也很开心,终于迎来懂他的时刻。二并不是所有的"密码"都能破译。比如,绘本中的猴子,我说这是猴子,monkey,monkey......信息的传递有时候不可控,即使他就在我身边,但经过大脑的加工,就完全变了"模样"。"Ayu,ayu,ayu......"我反应了半天,啥,经过你的筛选,过滤,排列,然后输出,差别竟然这么大??去动物园,远远就看到几只猕猴在树上跳来跳去,小金刚兴奋地说,"Ayu,ayu,ayu......"看来,他有他自己的规则。而且,对于语言的学习,他的规则的建立在很早已经出现。周岁左右,外出住酒店,小度应用智能控制窗帘的开关,只要一吆喝"小度小度"就好了,小金刚还不能发出这么复杂的词语,但他知道需要喊,喊什么呢,"度度,度度",你瞧,感知,决策,就是这么快。三家里有三种语言,普通话,英文和家乡话。不用担心孩子会混乱,他们永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科学研究表明,孩童时期,孩子可同时学习最多五种语言。所以,我在家,偶尔是讲英文的。经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他也会有点记忆。早晨,他手指着桌子,"buna,buna,buna......"桌上东西,除了几辆车,就是两根香蕉,我凌乱了,你到底要啥?我可不想惹他。"buna,buna,buna......""哦,你是要香蕉吧,banana,banana"一扭头,他开心地去吃香蕉啦。看来,平时说的英文,他可能懂了,但表达跟不上,或者没有懂,经过不断的重复输入,记忆就留下了。所以,如果像我小时候,刚学了26个字母,接下来就是背单词,这个方法对于英语的学习,不好,按照人正常的接受能力,是需要时间消化,然后输出。正处于语言爆发期,目测,这加密解密,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所以,未完待续。摩卡杏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