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吃醋么 https://m.39.net/pf/a_l2o3p82.html众所周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是全球碳酸饮料行业两大巨头,合计占据着市场大半壁江山。一百多年来,两家企业在产品配方、产业链条、品牌营销、业务布局等领域激烈竞争,不少人会有疑问,究竟谁才是赢家呢?
如果从近三年的品牌价值排行来看,可口可乐持续占据上风。根据英国品牌评估机构BrandFinance发布的“全球最有价值的25大软饮料品牌”显示,可口可乐以.88亿美元高居第一,旗下还有雪碧(5)、芬达(9)、美汁源(22)、Dasani(24)四个品牌上榜。
相比之下,百事可乐以.20亿美元排名第二,其品牌价值差不多只有可口可乐的一半。不过旗下还有5个品牌上榜,包括佳得乐(6)、七喜(12)、纯果乐(13)、美年达(20)、Aquafina(23)。
如果从两家公司的销售数据来看,百事已经把可口可乐远远甩在身后。去年,可口可乐营业收入为.66亿美元,百事公司实现营收.61亿美元,两者相差约亿元人民币。如今差距被进一步拉大,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可口可乐营收同比下滑15.73%,百事却逆势增长1.68%。
上半年,可口可乐实现营收.51亿美元,仅二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了28%,创下25年来最大降幅;全球单箱销量同比下降16%;汽水同比下降12%,果汁、乳制品和植物性饮料同比下降20%。
8月28日,可口可乐宣布将启动一项大型重组计划,包括向大约名北美员工提供自愿离职/遣散方案。预估遣散费最高可达到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亿元),二季度公司净利润下滑33%至18亿美元,这意味着约三分之一的盈利将用于支付员工的遣散费。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八年不断裁员,已经令可口可乐员工总数减少了近10万人。
百事可乐诞生于19世纪90年代,由于比可口可乐“出生”晚,其市场份额连对手的十分之一都不到,甚至一度濒临破产。直到上世纪30年代,在美国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百事喊出了“同样的价格,双倍享受”的口号,并推出更大容量的包装,与可口可乐的弧形瓶小包装形成差异化。此后通过不断营销推广、强化自身品牌,才慢慢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成功之道。
从一无所有到打造了Frito-Lay,佳得乐,百事可乐,贵格会和Tropicana等全球闻名的产品,为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提供服务,百事可乐可谓越战越勇。上半年实现营收.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亿元),同比增长1.68%。
体育馆、电影院、酒吧等公共场所的关闭,对于两大可乐来说都不是好消息。但相较而言,百事受到的影响更小。公司采用多元化的发展战略,除了饮料业务外,还涉足餐饮与休闲食品业务,且销售额占比几乎是饮料业务的一倍。可口可乐一直是横向发展,专注饮料事业。品类单一的后果是,几乎无力弥补营收下滑颓势。
在数字化方面,百事明显更积极。最近几年,通过收购一些品牌来增加线上业务,更利于品牌的数字化。例如今年2月份,斥资7.05亿美元收购了中国电商零食品牌百草味。此外还推出两个电子商务网站,提供旗下产品两天内送货到家的服务,以拓展电商业务。相较之下,可口可乐仍然将线下分销渠道视作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大,带动了健康饮料的发展。相对应的便是,碳酸饮料销量逐年下降。在新的消费趋势下,两大可乐都全面提升健康饮料的比重,意图打造多元化的饮料零食产品体系,以此持续巩固市场地位。新一轮较量谁能拔得头筹,我们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