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柠檬、纯净的矿泉水、五颜六色的食用色素、瓶瓶罐罐……教室课桌上放着一份份这样的材料,别以为走错了地方,这确实是我们的科学课堂,六年级的小米粒们正在DIY柠檬汽水,探究其中的科学奥秘。
我们的柠檬汽水
制作现场
我们的成果总结
——研究海报
我们的
成果分享会
致力于学■
学以成人■
我们的
后续研究
橙子汽水DIY
上周科学课上,我们通过一组实验学习了解制作汽水的原理和方法,并尝试制作柠檬汽水,我们的柠檬汽水有点酸,有点涩,我想能否用其他水果制作出口感更佳的汽水?带着这个问题,我在家里我开启了橙子汽水的制作之旅。
——六(9)班朱娪攸
柠檬酵素DIY
在科学课上我们制作了柠檬汽水,做完汽水后剩余的柠檬皮把它当垃圾扔掉吗?老师建议说可以尝试做成柠檬酵素。什么是酵素?怎么制作?它有什么用处?老师的建议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决定回家去试一试。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上网查阅资料,在妈妈的帮助下,我把从老师那里领回的废弃柠檬制作成柠檬酵素,柠檬酵素发酵过程至少需要一个月,但我愿意耐心等待,我很期待能喝上自制的柠檬酵素液,也很期待能用柠檬酵素来给家里的花施肥,用带着清香的柠檬酵素当洗洁剂来清洗碗碟……
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还能学到新知识,用到生活中,我喜欢这样的研究!
——六(10)班陈翊峣
体验工厂版柠檬汽水制作
上周科学课上,我们利用柠檬、小苏打、白糖等原料制作了柠檬汽水,也了解到工厂生产汽水的方法——利用低温和高压的方法把更多二氧化碳直接溶解在配制液体中。我们想尝试利用低温的方法制作一瓶纯天然汽水。
——六(6)班仇奕静李伟铭曹峰源
我们的研究收获与感受
夏日喝一口汽水,再让自己浑身清爽,可是汽水是怎么做成的呢?我们能自己做汽水吗?科学课上,我们终于有机会亲自制作汽水,太高兴,太期待了!
首先,我们通过一组实验,知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在一起能产生很多气泡,这气泡是二氧化碳,它就是汽水之气。我们利用柠檬替代了白醋,在矿泉水中挤入柠檬汁,加上白糖、两滴食用色素,最后加入小苏打时,奇迹发生了,水里冒出了大量的气泡,“成功了!”我们小组的同学兴奋得叫了起来。最令我最期待的还是最后品尝的那一刻,唉呀!这是什么味道?!又酸又咸,和芬达,可乐雪碧,简直是天壤之别,后来我们通过阅读资料发现,商店的汽水是经过加大压力和降温的方法,加大了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水中还放了许许多多的添加剂,大量饮用会对身体造成危害。看来,我以后要舍弃最喜欢的汽水了!我喜欢这样通过自己探索得到成果的学习方式,好玩有趣收获多!
——六(9)班袁敏轩
在这次柠檬汽水制作过程中,感受最深的是我们学习小组成员的相互配合。我们第四学习小组刚成立不久,但五年级时的成长小组学习经历让我们积累了不少经验。在制作研究海报前,组长带领我们首先进行规划,制作原理、制作步骤、制作中的发现……每位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任务,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在新的学习小组中,我们经常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我们更加了解对方,更加默契,更加团结了。
——六(6)班徐文萱
科学课上,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小苏打、柠檬、糖和色素制作汽水,做好的汽水看上去色香味俱全,可等我们一尝,发现又酸又咸,两种混合成了一个奇怪的产品,除了有一些气泡,与普通汽水很不相同。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普通的汽水里采用了加大压力和降温的方法,直接把二氧化碳气体融入水中,所以感觉就不同。
随后我们学习成长小组一起完成汽水制作的研究海报,我本来就很爱画画,而且有很多奇思妙想,所以我灵机一动以报纸的形式完成了海报,添加了许多有意思的情节,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这都是小组配合默契所带来的好处!我很喜欢用研究小报的方式呈现我们的研究成果!
瞧!这是我为小组研究海报承担的部分内容,怎么样?还不错吧!
——六(6)班童治源
周五下午的科学课,老师首先带着我们一起通过实验了解汽水制作的简单原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开始了柠檬汽水的制作,先是挤入柠檬汁,随后加水,再接着我们放入了白糖,最后应该放入小苏打,可是在加入时,我们小组的同学一不小心放多了,汽水的气泡随着杯壁立刻冒了出来,制作完成后,我们小组的小伙伴们一起品尝了柠檬汽水,味道有些咸,还有些酸涩,口感不是很好,在思考后我与小组的另外三位同学分析了原因,可能是由于小苏打放多了,制作部分完成后,老师又带着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为什么汽水制作厂批发制作的汽水味道非常的可口呢?原来在工厂里汽水的配比都是非常严格的,哪怕里面的配料差了一分一毫,都有可能在味道上有偏差。积累了这一次的研究经验后,我相信下一次的制作一定会更好。
——六(10)班路博雅
在科学课上,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自制了一瓶汽水。我本以为很好喝,但是它非常咸还有点儿酸和涩。于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比较了自制汽水和工厂制作汽水的过程,我们发现工厂是通过加压和降温的方法让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的,而我们是直接加入柠檬酸和小苏打在饮料里产生气泡的。因为柠檬酸和小苏打加得不够多,所以没有足够的气泡,但是柠檬酸和小苏打加多了又会影响口感。我们想是不是可以先在一个瓶子里放入小苏打和白醋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再用导气管将气体导入饮料里?
——六(8)班周恺怡
上次的科学课上,我们学习了怎么做汽水,我想到了自己最爱喝的可乐、雪碧,我很期待这次活动。结果,在课堂上做出来的汽水,并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好喝。我拿出身边的汽水瓶,看了一下外面买来的汽水配料,发现外面买来的汽水里有很多添加剂,老师告诉我们喝多了对身体会有害。我们的自制汽水,虽然味道不怎么样,但比外面买的要安全一些。
这次活动,激活了我的思维,我想回家用橘子做一次,再试试用西瓜做一次,看看能否成功。这次活动让我更加喜欢科学,想去探索更多的东西。
——六(6)班王梓祯
在制作研究海报时,我想到了用思维导图来总结我的收获。因为,思维图可以帮助我梳理出这节课所学习的每一个知识点,还可以帮助我厘清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让我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清晰的思维导图也能让小组同学更好分享我的研究成果。我很喜欢用这种方式。在全班分享时,老师、同学都点赞我的思维导图,我很高兴!
——六(6)班朱锦文
在学校儿童研究文化的长期浸润中,
越来越多的小米粒爱上了研究,
学会了研究,
并享受着研究带来的快乐,
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研究之旅中
成就更好的自己。
致力于学
学以成人
撰稿:浦小红审核:陈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